唐朝官员退休通常以多少岁为限 揭秘:唐朝的官员到了什么年龄才可以退休呢-趣味历史

时间:2023-03-29 07:33:47 阅读:85246

唐朝规定,官员 70岁要做官,现在叫退休。这个条件可以说是非常宽松了。根据孔子的说法,在70岁时,一个人已经进入了自由意志的领域。唐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多,所以杜甫说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

有些官员在达到规定的年龄后不愿意退休,很难说是为了大众继续革命,为大唐这座宏伟的建筑添砖加瓦,还是为了私人利益。

武则天时期,有一个兵部侍郎,名叫侯志毅。到了退休的年龄时,朝廷发文关于侯志毅一贯的官职。文件上盖着皇帝的印章,说明武则天已经看过了。但侯志毅不愿意退休,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,说自己盛世,心情好,身体好,再干几年不成问题。为了证明这一点,侯志毅在官员上朝时,在圣父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。历史书是这样描述他的行为的:“他热情地飞奔而去,以显示他的轻盈。”根据当时球场的空间推断,侯志毅的“热情地冲走”应该是直来直去,类似于今天体能测试中我们国足球员的折返跑。运动员一提到折返跑就生气。一想到侯志毅,他们的饭碗就不容易保住。

至于未满70岁,但身体不好,无法胜任工作的官员也可以提前一半退休,保留随军官或立功官的军衔。还有一个规定很有意思:五级以上的官员年龄不算老,但是“描述衰老的人”要提前退休,这是形象工程的一部分。大唐的官员不仅要朝气蓬勃,还要有担当眼。“面子”的问题很重要。可以提前结束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,所以要经常照照镜子,懂得保养,必要的时候可以来个满脸拉皮。每年腊八之前,唐朝皇帝都要给主要的官员化妆品比如脸脂,嘴脂。当时,这些化妆品的品牌被称为“紫雪”和“洪雪”。不知道官员们收到感谢后是放在显著位置供献,还是放在脸上或者送给老婆。

保养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心态。唐人曾说:“唐太宗年间,一个叫唐若珊的术士,受齐国引导,活了不超过八十岁,立功的郭(子仪)出班,生活奢靡,活了将近九十岁。”

当然,70岁退休也不是绝对的。有些国家,如迪徐人杰、郭子仪和裴度,都有70岁还继续工作的重要官员。帝徐人杰的武则天称她为“社稷老人”,郭子仪和裴度分别当了二三十年的社稷之首。

唐玄宗时期的太傅宰相杨崇礼,大概是唐朝最大的一个。杨崇礼是杨迪的曾孙,在太傅工作了二十多年,九十多岁才退休。政府管理国库和市场贸易,杨崇礼每年能赚几百万,不留一个人给他留着。

在笔者看来,唐朝的官员退休年龄确实有点大。毕竟古代能活到70岁的人不多,不像今天人均年龄都70多岁了。

上一篇: 俾格米人8岁生育 俾格米人和白人结婚生子

下一篇: 慈禧为啥要毒死光绪 慈禧太后为什么一定要毒死光绪帝呢?原来是这个原因吗


猜你喜欢

关注我们